最新消息 : 貨櫃輪大爆艙暫停收貨 歐美線滿到農曆年後
|
於 2024年12月24日 07:40:52 (49 次閱讀) |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2024年12月23日 週一 上午6:20
貨櫃輪爆艙,元月不收貨。全球因應川普效應,各國重點產業為「避關稅、洗產地」,搶運風潮再起,運力需求大增,國內大型航商首度傳出,因艙位爆滿、暫停收貨,明年元月國內特定航商已不收單,歐美線滿到農曆年後。
因此,12月平均運價較11月大幅成長,上海集裝箱出口運價指數(SCFI)漲幅達10%,遠東-歐洲線漲幅達50%,長榮(2603)、陽明 (2609)及萬海(2615)12月營收有望重返年、月雙增。船公司規劃,2025年1月1日起還要再調漲歐美線運價,且調幅可能比預期更大,旺季效應也延續到明年第1季。
華人農曆年趕出貨旺月到來,加上擔心美國新總統川普上任後新關稅政策,趕出貨力道比原預期還大,原本往年運價在12月就會開始轉淡,今年12月貨櫃輪運價卻意外大漲,貨櫃三雄12月營收有望出現「年月雙增」。
法人推估,12月貨櫃平均運價比11月好,貨櫃三雄長榮、陽明及萬海12月營收表現有望逆勢成長,第4季營收表現比預期好,讓今年全年獲利出現想像空間。
據統計,貨櫃輪運價自10月開始下滑,11月中旬寫下波段低點,不過在美國總統大選不斷變化下,貨櫃突然開始增加,貨櫃輪又因應船舶調度困難,運價也下跌情況下出現減班,使貨櫃輪供需再度失衡,運價自11月下旬開始向上衝。
近一個多月來運價反彈幅度驚人,遠東-歐洲運價每20呎櫃來到3,733美元,狂飆50%,遠東到美東漲幅也有12.9%,至於遠東到美西上揚9.9%;讓貨櫃三雄第4季獲利表現有望比原先好,即便無法突破第3季旺季水準,但也有望維持在今年次高,且有機會挑戰第3季營運數字。
長榮海運2024年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達1,087.54億元,年增239.4%,每股純益50.68元;陽明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516.3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50%,每股純益14.79元;萬海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達346.2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2.34元。
展望2025年,全球貨櫃輪業者相繼認為,中東地緣政治造成紅海危機無解,全球貨櫃輪長期供需吃緊,再加上明年新船交船量開始下降;全新海運聯盟2025年即將上路,全新合作模式有助貨櫃輪走勢愈來愈健康。
萬海總經理謝福隆日前就直言三大因素讓2025年貨櫃輪市場依舊維持高運價。首先國際碼頭工人協會(ILA)與資方代表美國海事聯盟(USMX)談判針對自動化議題沒有共識,明年元月15日美東罷工壓力相當大;其次,全球貨櫃輪租船需求很旺,租金價格居高不下;第三,紅海危機無解、船舶大型化持續造成各大知名港口塞港,造成船舶供給吃緊。
|
|
最新消息 : 《熱門族群》馬士基看2025年貨櫃運量成長 陽明率貨櫃三雄再揚帆
|
於 2024年12月17日 03:14:21 (58 次閱讀) |
時報資訊 2024年12月13日 週五 上午10:40
【時報-台北電】海運巨擘馬士基(Maersk)預估明年全球貨櫃運量成長上看7%以及紅海中斷持續。貨櫃航商陽明(2609)獲兩檔大型ETF納入成為成分股,今早吸引資金轉進,股價再攻上80元,航運貨櫃三雄同步走升,帶動航運股早盤逆勢走升。
外電報導,馬士基一位高階主管表示,預計明年全球貨櫃市場運量增長率在5%至7%之間,主要是可能發生港口罷工,以及可能對外國製貨物課徵關稅的美國將出現強勁需求。馬士基並預估紅海中斷情況將持續到2025年。
短期因美國東岸港口可能在1月發生碼頭工人罷工,加上川普計畫提高關稅,推升美國貨運量。
貨櫃航商陽明(2609)獲兩檔大型ETF納入成為成分股,且今年獲利佳,具備高殖利率,今早避險資金再度轉進,股價帶量攻上80元高檔區。長榮(2603)、萬海(2615)聯袂上攻。
臺灣指數公司日前公告富時羅素系列指數季度調整結果,陽明獲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等三檔納入成為成分股,長榮(2603)獲得0056青睞,在ETF助攻下,本周一股價均創下波段新高,隨後因法人逢高轉賣,股價經過三天整理後,今日再度發動攻勢,股價突破5日線。
上述ETF相關成分股新增和刪除的變動,將於2024年12月20日(星期五)交易結束後生效,股價預料仍有高點可期。
0056本次共納入長榮航(2618)、長榮、陽明等8檔,先前股價均拉出一波漲勢。
產業方面,SCFI運價上周續彈,且即將迎接過年前小旺季,另外,中東地緣因素難以在短期內結束,紅海危機的影響預料將延續,支撐2025年運價。(編輯:沈培華)
|
|
最新消息 : 歐美貨櫃海運 元旦噴漲
|
於 2024年12月17日 03:12:58 (66 次閱讀) |
邱莉玲/台北報導 2024年12月17日 週二 上午4:10
元旦漲價潮來襲!隨工廠年前趕出貨好過年、美東碼頭罷工疑慮未解,持續催出貨櫃海運貨量,海運一哥地中海航運(MSC)、中遠海運、陽明等航商,趁勢發出美國線明年1月1日漲價通知,美西線喊漲逾3成、運價一舉漲破6,000美元,美東線喊漲約2成、逾7,000美元大關。
根據貨代業者接獲通知,包括MSC美西線每40呎櫃漲至6,150美元,美東線漲至7,150美元;中遠海運美西線每40呎櫃漲至6,100美元、美東線漲至7,100美元;陽明等航商向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報備1月1日喊漲綜合費率附加費(GRI),美西、美東線每40呎櫃皆喊漲約2,000美元。
另,歐洲線船舶裝載率高,本周多家航商再推加價買艙費約200美元。貨代業者透露,航商都說要漲但不急於表態,因明年2月起三大海運聯盟重組加劇競爭,航商已開始搶貨、搶客戶;高運價持續吸引加班船投入,市場競爭激烈,容易讓運價鬆動,目前歐洲線每40呎櫃運價仍有約5,000~5,300美元。
反映在12月下半月,美國線運價從2字頭漲至4字頭,漲幅約2,000美元,反觀歐洲線則是持平或微跌。據了解,MSC、馬士基、赫伯羅特等三大歐系航商考量明年聯盟重組,在歐洲線主場正展開市占爭奪戰。
此外,傳有愈來愈多加班船投入歐洲線搶賺高運價,出現3,000TEU小型加班船搶市,消化堆積在新加坡的貨物,主要來自東南亞各地工廠,因應農曆年節提早出貨。
航商、貨代業者稱,漲不漲得成、漲幅多寡,還是要回歸市場供需,還有美東碼頭一旦罷工,勢必會影響節後運價。另多家航商計畫1月初擴增運力搶賺高運價,如在亞洲至北歐部署運力月增11%,以及聯盟重組加劇競爭,恐將帶來運價戰壓力。
|
|
最新消息 : 美中無人機大戰 大陸祭出零組件外銷管制 台廠迎轉單
|
於 2024年12月11日 02:12:13 (81 次閱讀) |
2024/12/11 02:20:59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記者宋健生/綜合報導
根據外電,美國將禁止中國大陸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創新(DJI)」和「道通智能(Autel Robotics)」在美銷售新機,大陸則祭出無人機零組件外銷管制措施反制。
美中之爭燒到無人機,法人表示,台廠將迎轉單商機。 彭博資訊報導,大陸製造商最近開始管制對美國和歐洲銷售無人機關鍵零組件。
另據路透報導,美國眾議院本周將立法禁止大陸的大疆和道通智能兩家公司在美國銷售新款無人機。
路透報導,眾院法案規定,國安單位必須在未來一年內確定,大疆或道通智能的無人機是否會對美國國安構成不可接受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大疆在美無人機市占率超過五成,且產品深入警消系統,其威脅性不言可喻,因此該法案基本已箭在弦上。
大疆表示,如果沒有單位完成這項研究,大疆會自動列入聯邦通信委員會的「涵蓋清單」,這表示該公司「會無法在美國市場推出新產品,這並非其自身過錯,而僅是因為沒有機構受理研究我們產品」。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指出,大陸無人機的無刷馬達、電池和飛行控制器生產商已限制出貨數量,甚至索性停止出貨。 無人機軟體公司Auterion執行長梅爾(Lorenz Meier)說,「我三不五時就會聽到這樣的說法」 ,「我相信不久會演變為新的管制措施。」
知情人士透露,北京明年1月預料將實施更大範圍的無人機零組件出口管制,可能會有兩種形式,一是按照零組件預期用途實施許可審批,或者由大陸企業向政府通報出貨計畫,將影響美國和歐洲業者。
彭博報導,美國各部會已密切關注這問題,國務院和商務部已聯繫或準備聯繫受影響的美國企業,協助尋找無刷馬達、電池和磁鐵的替代供應商。
中方今年10月以美國國防部計劃向台灣提供協助為由,對三家為美國軍方供應產品的企業及十位美國國防官員實施制裁,12月5日以同樣原因將另外13家美國公司列入制裁名單,包括專門製造無需GPS或遠端駕駛員操作的自主飛行器新創公司Shield AI。
Shield AI表示,制裁對該公司影響不大,並強調美國正在發展一種「強力嚇阻」情勢,以避免台海發生重大衝突。
|
|
最新消息 : 歷時二年半!台美貿易倡議首批協定生效 涵蓋五議題
|
於 2024年12月11日 02:09:04 (75 次閱讀) |
2024/12/11 01:37:59 經濟日報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
台、美雙方昨(10)日共同宣布,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昨日起生效,行政院經貿辦表示,協定生效有助推動貿易便捷化,並提升中小企業進入美國市場機會,雙方將設立中小企業對話聯絡機制,協助台美企業與產官交流。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台美貿易倡議協定生效證明彼此走在正確跟相同道路上,未來會加深彼此合作、深化連結,將與產業界一起立足台灣,布局全球,有助未來我國發展多邊跟雙邊關係;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昨日也表示,感謝台灣夥伴協助達成重要里程碑,這是加強美、台經貿關係的重要一步。
台美雙方是在2022年6月啟動21世紀貿易倡議,並於2023年6月1日簽署首批協定,並經雙方國會支持等程序,前後歷時約二年半,終於在昨日生效。
經貿辦說明,台美首批協定涵蓋五大議題,包含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反貪腐、服務業國內規章、中小企業等。
其中在貿易便捷化方面,簡化一般性通關與進出口貿易流程,降低從事貿易的時間與金錢成本,後續雙方將設立貿易便捷化委員會,定期溝通與交流。
安永全球貿易及供應鏈稅務諮詢服務執業會計師吳雅君分析,實質優惠有兩大點,包括開放美國出口商申請預先審核,及簡易通關快遞貨物上限自新台幣5萬元提升至2,500美元(約新台幣7.5萬元),進出口到台灣的業者可望受惠。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在中小企業方面,美國將提供關務、稅務法規、程序或諮詢窗口等資訊,便利台灣中小企業掌握美國規定與市場商機;雙方將建立專屬對話機制,舉辦中小企業對話並與產官交流,促進台灣中小企業拓展美國市場商機。
至於後續第二階段談判,今年5月台美曾舉行實體談判會議,聚焦環境、勞動、農業議題。 不過,接下來川普政府接棒後,第二階段談判進展仍待觀察。
|
|
最新消息 : 航運業者稱不會貿然返回紅海 貨櫃三雄撐盤
|
於 2024年11月28日 08:18:36 (94 次閱讀) |
2024/11/28 11:11:09 經濟日報 記者馬琬淳∕台北即時報導
台股28日續跌,盤中並一度跌破11/1的低點,引發殺盤危機,不過昨日因以黎停戰消息而大跌的貨櫃三雄,今成撐盤要角,長榮(2603)盤中漲幅逾2%。海運業者指出,紅海危機是葉門叛軍胡塞組織(Houthi)攻擊船舶,跟黎巴嫩協談無關,目前各家都不會貿然返回紅海。
貨櫃三雄昨日因美國總統拜登宣布,以色列通過與黎巴嫩真主黨達成停火協議,引發賣壓,三雄各重挫5~6%不等,不過今日反而止跌上漲,漲幅1~2%。
航運業者指出,即使以黎衝突暫緩,然而中東的地緣政治多變,船公司明年首季繼續繞行好望角的航路不變,第1季市場供、需依舊吃緊,還有趕在關稅前出貨的出貨潮可期。
物流業者則表示,如果中東、俄烏戰爭落幕,重建需求會帶動物流成長,各種民生物資需求出籠,貨櫃輪業者就會開始受惠。
而川普放話明年元月上任後,將新增對大陸、墨、加三國銷美產品10%至25%關稅,也讓全球海空運在未來兩個月將出現搶運潮,以避開可能的額外新關稅壓力。
業者分析,全球供應鏈出口地區勢必出現全新移轉,原本從中國大陸出口的貨量會開始出現從亞洲如泰國、越南及印度等地區出貨,中菲行海運副總裁林永川證實,近洋線貨櫃輪運價已明顯飆漲,今年11月起亞洲區近洋線運價已漲兩到三倍,近洋線貨量移轉非常明顯。
|
|
最新消息 : 日本10月出口成長3.1% 優於預期
|
於 2024年11月20日 01:55:39 (96 次閱讀) |
2024/11/20 09:47:31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
日本10月出口成長超出預期,儘管重要海外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全球需求大致保持穩定,
日本財務省公布,10月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3.1%,優於經濟專家原估的1%,在9月出現10個月來首次下滑後回升。進口上揚0.4%,經濟專家原以為會衰減下降1.9%。貿易逆差從2,941億日圓擴大至4,612億日圓(29.8億美元)。
出口成長超出預期,令人看好日本經濟在貿易的支持下保持復甦軌道。儘管日本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截至9月一季中連續二季成長,但由於淨出口拖累整體結果,成長速度放緩。
10月對中國大陸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1.5%,對美國出口減少6.2%,對歐盟減少11.3%,對亞洲成長7.6%。
日本10月對中國大陸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1.5%。歐新社
|
|
最新消息 : 長榮、陽明歐洲線運價喊漲 業界估平均漲幅三到六成
|
於 2024年11月20日 01:54:13 (88 次閱讀) |
2024/11/20 03:06:33 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華人農曆年元月報到,貨櫃運輸需求提前湧現,亞洲-歐洲線的艙位吃緊,海運巨擘馬士基(Maersk)等多家業者已陸續跟客戶通知12月1日起再漲歐線運價,平均漲幅達三成起跳;業界推估,長榮(2603)、陽明 (2609)將跟進漲價。
據了解,根據上周的上海航運交易所運價指數(SCFI)的數字,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達2,512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達3,080美元。
業界推估,各家調漲幅度不同,平均漲幅達三到六成,最高價已喊到20呎櫃的3,900美元,40呎價格略優惠一點約在6,000美元。
貨櫃輪市場最新變化 國內的物流業者分析,紅海危機沒有解除前貨櫃輪轉為淺碟型市場,運價就容易出現大漲、大跌,11月歐洲線的運價還在低點盤旋,現在要走貨櫃還有優惠價格可以談;然而,距離12月也僅十天時間,運價就暴漲三成以上。
航運業者不諱言的指出,隨著船舶開始繞行好望角之後,全球的船舶一直處於供、需吃緊局勢,船舶調度難度相當高,之前因應第4季淡季,不少業者進行減班。
不過,今年華人農曆年提前在1月就報到,因此亞洲地區12月突然出現趕出貨潮, 導致市場需求大量湧現,再度供不應求,造成運價波動的幅度加大。
最近市場傳出海運業者開始調漲12月遠東歐洲線運價,12月2日起自遠東到鹿特丹等歐洲港口的報價,每TEU運價來到3,900元,對比當前運價,依地區不同漲幅三成起跳,預料此議題也擴大燒到台灣航運三雄長榮、陽明,根據業界了解,市場需求轉強,這兩家業者也會跟進調漲運價。
法人分析,受到第4季傳統鋪貨運輸旺季、加上地緣政治持續緊張使得船隻繞道等因素,全球航運仍屬於供需吃緊情況;根據Alphaliner統計截至9月底統計指出,全球僅0.6%貨櫃船屬於純閒置狀態,過去九個月平均僅0.7%貨櫃船處於純閒置狀態,低於疫情時期同期水準。
此外,這次美國總統寶座再度由川普拿下,根據2018年以來川普多次實施額外增加關稅的經驗,不少企業可能會趕在新一輪關稅或相關抵制貿易措施正式拍板前趕緊出貨/拉貨,屆時須留意相關事件消息對運價的影響,以及全球航運股的股價潛在表現空間。
|
|
最新消息 : SCFI 運價指數連3漲 四大主要航線除美西線外都走揚
|
於 2024年11月13日 02:01:24 (111 次閱讀) |
2024/11/08 21:47:29 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即時報導
運價指數連3漲。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8日出爐,指數上漲28.14點至2,331.58點,周漲幅收斂為1.2%,四大主要航線僅美西線外,其餘遠東到歐洲及地中海以及遠東到美東都是走揚。
航商針對歐洲線進行減班後,本周遠東到歐洲線的運價表現相對強勁,推升運價連續反彈,遠東到歐洲每TEU(20呎櫃)來到2,541美元,較前一期上漲99美元,周漲幅4.1%;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20呎櫃)達3,055美元,較前一期上漲148美元,漲幅5.1%。
北美線原本跌幅就比歐洲線小,這波反彈力道也不如歐洲線,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達4,729美元,較前一期下跌97美元,跌幅2%;遠東到美東每FEU(40呎櫃)達5,281美元,較前一期上漲23美元,小漲0.4%。
|
|
最新消息 : 歐洲線海運搶艙運價大漲 大陸出口商加緊出貨美國
|
於 2024年11月13日 01:59:19 (106 次閱讀) |
2024/11/13 01:21:16 經濟日報 編譯黃淑玲、記者邱馨儀/綜合報導
川普效應發酵,全球貨櫃航運爆發搶艙大潮,不僅10月遠東出貨北美貨櫃量激增,此一效應也外溢到遠歐貿易海運線。貨櫃巨擘馬士基(Maersk)率先宣布,調漲12月遠東歐洲線運價,漲幅上看六成。
最新數據顯示,為因應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明年1月上任後可能加徵關稅,美國進口商加快拉貨步調,中國大陸出口商則加緊出貨,讓美國10月進口自中國大陸的貨櫃量激增。
值得注意的是,在川普效應下,去中化從美國燒到歐洲,貨櫃搶運潮持續發酵,不僅北美10月率先出現搶運現象,歐洲也因為避免地緣政治問題,也開始將新一波搶運大潮,因此,歐洲線運價已經聞風先動,貨櫃巨擘馬士基率先漲價。
根據路透報導,貿易數據供應商Descartes系統集團11日指出,美國10月進口的貨櫃總量為249萬只20呎標準貨櫃(TEU),比9月減少1%,也只比7月的今年高點少了2.4%,主要為來自中國大陸的貨櫃增加,占比為38.5%。
美國10月從中國大陸輸入的貨櫃量比去年同期成長8.3%,達到960,016只TEU,反映今年整體都呈現上升的趨勢。
Descartes的數據顯示,這些進口自中國大陸的貨櫃內最常見商品包括:家具、寢具、玩具、遊戲和運動器材。
川普競選期間已揚言,要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加徵60%的關稅,而來自墨西哥在內的其他國家進口商品,也要加課10%-20%的關稅。有進口商對路透說,他們已經加速叫貨,搶先避免為中國大陸製商品付出額外關稅。
此外,由於去中化議題擴大延燒到歐洲,搶艙問題山雨欲來,貨櫃二哥馬士基率先調漲遠東到北歐洲運價,近期馬士基向客戶發出通知,12月2日起,自遠東到鹿特丹等歐洲港口的報價,每TEU運價來到3,900元,對比當前運價,依地區不同漲幅約三到六成,下一步預料將牽動長榮(2603)、陽明 (2609)動向。
根據上周最新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遠東到歐洲每TEU運價約當2,500美元,若以馬士基近期調長的歐線價格概算,漲幅超過五成、上看六成。
業內人士說,近期因為川普當選後,全球政經情勢可能將產生板塊位移,且恐牽動經濟發展,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遠東與美國、歐洲的貿易架構,而高關稅是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特別的是,歐洲在川普的壓迫下,可能攜手美國擴大「去中化」的範圍,因此此議題也擴大燒到歐洲,引爆歐洲出現新一波貨櫃搶艙問題。
|
|
最新消息 : 談海運市場展望 貨櫃三雄:明年合約價漲定了
|
於 2024年11月05日 03:02:55 (128 次閱讀) |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2024年11月5日 週二 上午6:30
長榮海運(2603)總經理吳光輝及陽明海運業務長李明輝昨(4)日都指出,就今年市場平均貨運價格分析,2025年美國線及歐洲線長約價格一定會比2024年好;萬海總經理謝福隆認為,紅海地緣政治無解,2025年海運市場船舶需求量大、供需仍舊吃緊。
航商認為明年合約價漲定了。中華民國輪船公會全國聯合會昨天舉行會員大會。貨櫃三雄針對2025年市場展望提出看法。業者認為,明年獲利影響最大的關鍵在於美國線及歐洲線長約簽訂概況。
吳光輝分析,就目前市場運價分析,2025年美國線及歐洲線的長約價格一定會比2024年好,每家簽約比重不同,長榮美國線長約比重一直相當穩定。
李明輝則表示,美國線在今年4月簽約期間,平均現貨市場價格就比前一年度好,2025年上半年美國線的長約價格會較今年上半年還好;歐洲運價在過去兩周內已經開始反彈,歐洲線2025年度的長約目前還在談,每家公司簽約結構不同,就目前現貨市場價格高於去年同期,預計明年歐洲線的簽約價格也會走高。
謝福隆指出,目前市場運價維持在合理的價格,市場還是會受到很多因素干擾,2025年的市場供需仍呈現吃緊走勢,即便是現在進場買船,也不可能立即交船,紅海地緣政治問題依舊沒有改變,繞行好望角的船舶需求量大,很多船公司都表態明年會繼續航行好望角,大家成本都攀升,運價易漲難跌。
歐盟2023年10月實施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 對於5,000噸以上的大型船隻,航運公司必須購買碳排放憑證40%排放量的碳額度,2025年將增加到70%;
吳光輝分析,根據歐盟環保新措施,航商的成本會跟著攀升,全球航商都會透過商業機制以反映成本,漲價能不能漲足,要看市場接受度;另外,因應歐洲對於環保要求增強,明年老舊船退出市場數量會增加。李明輝也認為,歐洲碳費上路,環保問題可能會導致舊船的拆解速度加快。
|
|
最新消息 : 萬海砸523億元 擴大船隊 法人估排名有望擠進全球十大
|
於 2024年11月01日 09:11:49 (109 次閱讀) |
2024/10/26 00:32:19 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萬海航運(2615)公司看好貨櫃輪市場展望再出招,該公司昨(25)日宣布,為了全球競爭力提升擴大布局,將進場訂造八艘、每艘1萬6,000 TEU(20呎櫃)的甲醇雙燃料船,交易總額14.95億美元至16.32億美元(約新台幣479億元至523億元)。法人推估,隨著萬海船舶不斷加入,遠東-北美線競爭力大幅提升,該公司全球排名有望擠進前十大。
全球海洋環保戰開打,萬海航運加快資本支出的腳步,訂造甲醇雙燃料船,全面提升萬海長期的營運競爭力;繼日前訂造20艘8,000TEU的甲醇雙燃料船後;萬海這次訂造更大型的船,一口氣簽八艘1萬6,000 TEU的訂單,交易總額最高達520億元。萬海加計新宣布的八艘購船計畫,總計未交的船舶共計29艘。
另外,昨天萬海因應業務需求,董事會除了通過買進八艘甲醇雙燃料,另外還要買進貨櫃一批,這個部分還未議價,所以沒有金額。
萬海表示,此次向韓國兩大造船廠共買進八艘1萬6,000 TEU甲醇雙燃料船全貨櫃輪;其中四艘向現代三湖(HD HYUNDAI SAMHO )採買,交易總金額7.45億美元至8.16億美元,折算新台幣約238.8億元至261.6億元。
另外四艘1萬6,000TEU甲醇雙燃料預備全貨櫃輪,是向SAMSUNG HEAVY(三星重工)訂造,交易總金額為7.5億美元至8.16億美元,折算台幣約240.45億元至261.6億元,以上金額已包含船舶升級設備。
萬海全面更新船隊強化競爭力,今年才剛跟台船訂造20艘8,000TEU的甲醇雙燃料船,以中程線為主力市場,預計2026年開始交船,預計每季交一艘新船。
針對市場景氣展望,萬海認為,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指數今年漲幅較去年同大,今年月平均指數約3,600點,跟去年呈現倍數的增幅,雖然指數、運價日前連續八周下滑,仍處於相對的高檔;隨著大陸十一長假期需求開始出籠,預期11月會出現一波出貨潮。
展望2025年,美國降息、大陸推出全新的振興經濟策略,全球經濟貿易量將持續增溫,市場貨量也會跟著增加,今年是新船交船高峰期,明年開始新船交船數量開始降低,約較今年減少近半,中東地緣問題無解,亞洲到歐洲全球大繞道,造成全球轉口櫃非常混亂,明年市場展望仍舊維持審慎樂觀。
|
|
最新消息 : SCFI 運價指數連2漲 中國大陸開始出現出貨潮
|
於 2024年11月01日 09:09:44 (125 次閱讀) |
2024/11/01 16:19:44 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即時報導
運價指數連2漲!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1日出爐,指數上漲118.11點至2,303.44點,周漲幅5.4%,四大主要航線全部上漲,遠東到到地中海以及遠東到東南亞運價漲幅逾一成。
貨櫃三雄今天再度受到市場資金青睞,1日漲幅最多的是萬海(2615),不過以獲利來看,長榮(2603)相對穩健;外傳受惠於這兩家公司今年獲利看俏,台股多檔ETF看好明年配息,跟進加碼長榮。
至於市場運價反彈,物流業者認為,市場擔心川普有可能當選美國總統,未來恐對中國大陸祭出關稅制裁,貨主將會在11月選後提前出貨,因此北美航線處在滿艙狀態,10月底爆艙情況可能會延續到11月;此外,紅海危機加劇,航運供給依舊吃緊,長期推升運價上漲。
根據最新一期出爐的運價,美國線在總統大選不安因素激化下,出貨量開始升溫,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達4,826美元,較前一期上漲43美元,漲幅0.89%;遠東到美東每FEU(40呎櫃)達5,258美元,較前一期上漲159美元,漲幅達3.11%。
遠東到歐洲運價考量到11月開始是傳統淡季,調整航班數,中國大陸十一長假後,需求增加,推升運價反彈,每TEU(20呎櫃)達2,442美元,較前一期上漲216美元,周漲幅9.7%,;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20呎櫃)達2,907美元,較前一期上漲352美元,漲幅13.77%。
近洋線方面,遠東到東南亞每TEU(20呎櫃)較前一周上漲72美元,漲幅15.51%;遠東到日本關西、遠東到日本關東每TEU與前一期持平、遠東到韓國每TEU較前一期上漲1美元。
|
|
最新消息 : 貨櫃船運今漲價案美國線估漲不成 歐洲線漲幅有可能逾四成
|
於 2024年11月01日 03:06:19 (126 次閱讀) |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貨櫃船公司歐美線訂的今(1)日運價大幅調漲計畫,四家大型與超大型攬貨公司都表示美國線估計是漲不成了,歐洲線因為船公司減班幅度大,有可能大漲三到四成,不過有一家超大型攬貨公司認為美國西南岸航線因為艙位很緊,或許每大箱(40呎櫃)能漲1-2百美元,另有一家大型攬貨公司則表示不相信歐洲線每大箱能漲約1500美元,今天結束颱風假後見真章。
在10月中,多家貨櫃船公司提出美國線運價調升2000美元,歐洲線調升1500美元計畫,但是隨著時間逼近,目前攬貨公司收到的船公司通知是美東線與美國西北岸航線不漲,美國西南岸航線要漲約200美元,歐洲線船公司則都還堅持要漲1400-1600美元;本周台灣市場歐洲線每大箱運價約3100至3300美元,今日預計調升至4500-4900美元。
一家攬貨公司高階表示,船公司運價都是先漲上去再說,不論能維持幾日,至少可達到穩住運價效果,尤其是歐洲線已經開始洽談明年1月長約,船公司更要想辦法提升運價,某一海運聯盟接下來的兩周就減了4班船。
昨晚公布的德魯里綜合貨櫃運價指數(WCI)上漲4%,至每大箱3213美元,比2021年9月的疫情峰值 10,377美元低69%,但比2019年疫前的平均價格 1420美元高出126%。年初至今綜合指數平均為 4017美元,比10年平均水準2839美元高出 1178美元(因2020-22年特殊的疫情時期而膨脹)。
從上海到熱那亞的運費飆升了11%,即每大箱上漲352美元至3648美元,從上海到鹿特丹的運費上漲了8%,即每大箱上漲264美元,至3396美元。
從上海到洛杉磯和洛杉磯到上海的運費分別上漲了1%,至每大箱4839美元和718美元,而從鹿特丹到上海的費率下降了1%或5美元,至每大箱543美元。上海至紐約、紐約至鹿特丹和鹿特丹至紐約的運價保持穩定。
原文網址: 貨櫃船運今漲價案美國線估漲不成 歐洲線漲幅有可能逾四成 | ETtoday財經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846291#ixzz8qILTML5p Follow us: @ETtodaytw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
|
最新消息 : 歐洲線船隻繞行好望角成本大幅墊高 明年長約價估實漲約四成
|
於 2024年10月29日 03:08:12 (154 次閱讀) |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排名全球前五大的外籍船公司台灣公司高階主管指出,歐洲線船隻自去年12月中旬因紅海危機繞行好望角之後,成本大幅拉升,近期開始協商的明年1月新年度長約,各家船公司都要求每大箱(40呎櫃)運價自1300-1400美元,調升到 2000-2500美元,估計實簽價格約在1800-2000美元之間,漲幅在四成上下。
上周四德魯里貨櫃運價綜合指數(WCI),從上海到鹿特丹的運費下降了6%,即每大箱下降了218美元至3373美元;上周五上海航運交易所公布的貨櫃運價指數(SCFI),上海到歐洲基本港運價是每箱(20呎櫃)2226美元,上漲276美元,漲幅14.15%;台灣市場上周歐洲線每大箱運價自3500美元下跌至3000美元,11月1日則規劃每大箱運價要調漲1000美元。
船公司透過減班控艙,全力要調升運價,主要就是考量歐洲線新年度長約簽屬在即,未免新長約簽得太低不敷成本,必須先設法拉升運價。
外籍船公司高階透露,在紅海危機之前,歐洲線每大箱成本價約在1300美元左右,船隻繞行紅海之後,原單程約30天航程拉高到39-40天,加上歐盟今年開始徵收碳稅,船員薪資與保費都提高,營運成本增加約三成。
今年歐洲線長約雖然價格簽得低,但是在現貨市場運價高漲時,船公司有透過加徵500-1000美元旺季附加費增加實質收入,由於歐洲籍船公司歐洲線長約比重高達六至七成,而我陽明、長榮僅占兩成左右,亞洲籍船公司也多數在三成以下,僅有中遠海運傳出簽約比重近五成,而在今年7月,歐洲線現貨市場運價曾漲到每大箱8、9千美元,讓我貨櫃雙雄賺得比歐洲籍船公司多許多。
攬貨業高階分析,歐洲籍船公司在歐洲線長約比重特別高,主要是全球多家超大型的無船運送人(NVOCC,即我國攬貨業)總部在歐洲,手上掌握有龐大的貨源,2021年10月疫情期間,馬士基航運對於每大箱與攬貨業簽的是4千美元長約運價,攬貨業卻賣到2萬美元,曾經公開指責,並表示後續將直接服務進出口商,儘量不透過攬貨業者,至於目前馬士基歐美線長約比重多少並無訊息傳出,不過以美國線來說,包括超大型攬貨公司都要透過該公司網站訂艙。
我國攬貨業者多數著重美國與東南亞航線業務,歐洲線貨載接得少,因為貨載大量掌握在歐洲的無船運送人手上。
原文網址: 歐洲線船隻繞行好望角成本大幅墊高 明年長約價估實漲約四成 | ETtoday財經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844011#ixzz8q0nIKkZI Follow us: @ETtodaytw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