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電子報
2019年11月7日 上午9:15
工商時報【于國欽╱台北報導】
主計總處6日公布10月物價統計指出,受全球景氣趨緩,需求轉弱影響,我國13類出口產品價格皆呈下跌,以致出口物價指數較上年同月大降6.07%,創下金融海嘯以來(近120個月)最大跌幅。
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邱淑純表示,受中美貿易戰影響,近期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貿易組織(WTO)都調降今年全球貿易量的成長率,全球需求轉弱不但使得我國10月進口物價下跌7.18%,也導致出口物價下跌6.07%,創下近120個月最大跌幅。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上次跌幅的高點是在金融海嘯時期,2009年10月便跌了6.99%,換言之,10月出口物價是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跌幅,剛剛好也是近120個月(10年)以來最大跌幅。
依產品別觀察,我國出口物價13個分類全數較上年同月下跌,以汽、柴油所屬的礦產品跌幅19.1%最大,化學及相關工業產品跌13.5%次之,塑橡膠製品也跌了10.3%,值得注意的是,占出口物價指數權重逾五成的半導體、顯示器及電機電視設備也跌了4.0%。
邱淑純表示,雖然近期出口物價跌幅有升高的趨勢,但是隨著中美貿易談判進展順利,預期全球景氣受影響的情況可望逐漸和緩,而使得未來的出口物價下跌逐漸收歛。
至於消費者物價(CPI,零售市場價格),10月只較上年同月微漲0.39%,此外行政院關切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也跌0.36%,邱淑純表示:「這說明國內物價,仍是溫和平穩。」
雖然10月物價漲勢溫和,但主計總處官員也表示,受到8月豪雨影響,若干蔬果10月漲幅依舊偏高,蔥仍較去年同月大漲158%、芹菜、蒜頭、柿子漲幅也都超過20%。
亞洲以香港、大陸CPI漲幅較高,今年前三季平均分別達2.8%、2.5%,新加坡0.6%、日本0.5%,我國與南韓前十月平均漲幅為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