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3) 4 5 6 ... 128 »
最新消息 : 歐洲線海運搶艙運價大漲 大陸出口商加緊出貨美國
於 2024年11月13日 01:59:19 (135 次閱讀)

2024/11/13 01:21:16
經濟日報 編譯黃淑玲、記者邱馨儀/綜合報導

川普效應發酵,全球貨櫃航運爆發搶艙大潮,不僅10月遠東出貨北美貨櫃量激增,此一效應也外溢到遠歐貿易海運線。貨櫃巨擘馬士基(Maersk)率先宣布,調漲12月遠東歐洲線運價,漲幅上看六成。

最新數據顯示,為因應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明年1月上任後可能加徵關稅,美國進口商加快拉貨步調,中國大陸出口商則加緊出貨,讓美國10月進口自中國大陸的貨櫃量激增。

值得注意的是,在川普效應下,去中化從美國燒到歐洲,貨櫃搶運潮持續發酵,不僅北美10月率先出現搶運現象,歐洲也因為避免地緣政治問題,也開始將新一波搶運大潮,因此,歐洲線運價已經聞風先動,貨櫃巨擘馬士基率先漲價。

根據路透報導,貿易數據供應商Descartes系統集團11日指出,美國10月進口的貨櫃總量為249萬只20呎標準貨櫃(TEU),比9月減少1%,也只比7月的今年高點少了2.4%,主要為來自中國大陸的貨櫃增加,占比為38.5%。

美國10月從中國大陸輸入的貨櫃量比去年同期成長8.3%,達到960,016只TEU,反映今年整體都呈現上升的趨勢。

Descartes的數據顯示,這些進口自中國大陸的貨櫃內最常見商品包括:家具、寢具、玩具、遊戲和運動器材。

川普競選期間已揚言,要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加徵60%的關稅,而來自墨西哥在內的其他國家進口商品,也要加課10%-20%的關稅。有進口商對路透說,他們已經加速叫貨,搶先避免為中國大陸製商品付出額外關稅。

此外,由於去中化議題擴大延燒到歐洲,搶艙問題山雨欲來,貨櫃二哥馬士基率先調漲遠東到北歐洲運價,近期馬士基向客戶發出通知,12月2日起,自遠東到鹿特丹等歐洲港口的報價,每TEU運價來到3,900元,對比當前運價,依地區不同漲幅約三到六成,下一步預料將牽動長榮(2603)、陽明 (2609)動向。

根據上周最新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遠東到歐洲每TEU運價約當2,500美元,若以馬士基近期調長的歐線價格概算,漲幅超過五成、上看六成。

業內人士說,近期因為川普當選後,全球政經情勢可能將產生板塊位移,且恐牽動經濟發展,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遠東與美國、歐洲的貿易架構,而高關稅是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特別的是,歐洲在川普的壓迫下,可能攜手美國擴大「去中化」的範圍,因此此議題也擴大燒到歐洲,引爆歐洲出現新一波貨櫃搶艙問題。




最新消息 : 談海運市場展望 貨櫃三雄:明年合約價漲定了
於 2024年11月05日 03:02:55 (150 次閱讀)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2024年11月5日 週二 上午6:30

長榮海運(2603)總經理吳光輝及陽明海運業務長李明輝昨(4)日都指出,就今年市場平均貨運價格分析,2025年美國線及歐洲線長約價格一定會比2024年好;萬海總經理謝福隆認為,紅海地緣政治無解,2025年海運市場船舶需求量大、供需仍舊吃緊。

航商認為明年合約價漲定了。中華民國輪船公會全國聯合會昨天舉行會員大會。貨櫃三雄針對2025年市場展望提出看法。業者認為,明年獲利影響最大的關鍵在於美國線及歐洲線長約簽訂概況。

吳光輝分析,就目前市場運價分析,2025年美國線及歐洲線的長約價格一定會比2024年好,每家簽約比重不同,長榮美國線長約比重一直相當穩定。

李明輝則表示,美國線在今年4月簽約期間,平均現貨市場價格就比前一年度好,2025年上半年美國線的長約價格會較今年上半年還好;歐洲運價在過去兩周內已經開始反彈,歐洲線2025年度的長約目前還在談,每家公司簽約結構不同,就目前現貨市場價格高於去年同期,預計明年歐洲線的簽約價格也會走高。

謝福隆指出,目前市場運價維持在合理的價格,市場還是會受到很多因素干擾,2025年的市場供需仍呈現吃緊走勢,即便是現在進場買船,也不可能立即交船,紅海地緣政治問題依舊沒有改變,繞行好望角的船舶需求量大,很多船公司都表態明年會繼續航行好望角,大家成本都攀升,運價易漲難跌。

歐盟2023年10月實施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 對於5,000噸以上的大型船隻,航運公司必須購買碳排放憑證40%排放量的碳額度,2025年將增加到70%;

吳光輝分析,根據歐盟環保新措施,航商的成本會跟著攀升,全球航商都會透過商業機制以反映成本,漲價能不能漲足,要看市場接受度;另外,因應歐洲對於環保要求增強,明年老舊船退出市場數量會增加。李明輝也認為,歐洲碳費上路,環保問題可能會導致舊船的拆解速度加快。



最新消息 : 萬海砸523億元 擴大船隊 法人估排名有望擠進全球十大
於 2024年11月01日 09:11:49 (134 次閱讀)

2024/10/26 00:32:19
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萬海航運(2615)公司看好貨櫃輪市場展望再出招,該公司昨(25)日宣布,為了全球競爭力提升擴大布局,將進場訂造八艘、每艘1萬6,000 TEU(20呎櫃)的甲醇雙燃料船,交易總額14.95億美元至16.32億美元(約新台幣479億元至523億元)。法人推估,隨著萬海船舶不斷加入,遠東-北美線競爭力大幅提升,該公司全球排名有望擠進前十大。


全球海洋環保戰開打,萬海航運加快資本支出的腳步,訂造甲醇雙燃料船,全面提升萬海長期的營運競爭力;繼日前訂造20艘8,000TEU的甲醇雙燃料船後;萬海這次訂造更大型的船,一口氣簽八艘1萬6,000 TEU的訂單,交易總額最高達520億元。萬海加計新宣布的八艘購船計畫,總計未交的船舶共計29艘。

另外,昨天萬海因應業務需求,董事會除了通過買進八艘甲醇雙燃料,另外還要買進貨櫃一批,這個部分還未議價,所以沒有金額。


萬海表示,此次向韓國兩大造船廠共買進八艘1萬6,000 TEU甲醇雙燃料船全貨櫃輪;其中四艘向現代三湖(HD HYUNDAI SAMHO )採買,交易總金額7.45億美元至8.16億美元,折算新台幣約238.8億元至261.6億元。


另外四艘1萬6,000TEU甲醇雙燃料預備全貨櫃輪,是向SAMSUNG HEAVY(三星重工)訂造,交易總金額為7.5億美元至8.16億美元,折算台幣約240.45億元至261.6億元,以上金額已包含船舶升級設備。


萬海全面更新船隊強化競爭力,今年才剛跟台船訂造20艘8,000TEU的甲醇雙燃料船,以中程線為主力市場,預計2026年開始交船,預計每季交一艘新船。


針對市場景氣展望,萬海認為,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指數今年漲幅較去年同大,今年月平均指數約3,600點,跟去年呈現倍數的增幅,雖然指數、運價日前連續八周下滑,仍處於相對的高檔;隨著大陸十一長假期需求開始出籠,預期11月會出現一波出貨潮。


展望2025年,美國降息、大陸推出全新的振興經濟策略,全球經濟貿易量將持續增溫,市場貨量也會跟著增加,今年是新船交船高峰期,明年開始新船交船數量開始降低,約較今年減少近半,中東地緣問題無解,亞洲到歐洲全球大繞道,造成全球轉口櫃非常混亂,明年市場展望仍舊維持審慎樂觀。



最新消息 : SCFI 運價指數連2漲 中國大陸開始出現出貨潮
於 2024年11月01日 09:09:44 (159 次閱讀)

2024/11/01 16:19:44
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即時報導

運價指數連2漲!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1日出爐,指數上漲118.11點至2,303.44點,周漲幅5.4%,四大主要航線全部上漲,遠東到到地中海以及遠東到東南亞運價漲幅逾一成。


貨櫃三雄今天再度受到市場資金青睞,1日漲幅最多的是萬海(2615),不過以獲利來看,長榮(2603)相對穩健;外傳受惠於這兩家公司今年獲利看俏,台股多檔ETF看好明年配息,跟進加碼長榮。


至於市場運價反彈,物流業者認為,市場擔心川普有可能當選美國總統,未來恐對中國大陸祭出關稅制裁,貨主將會在11月選後提前出貨,因此北美航線處在滿艙狀態,10月底爆艙情況可能會延續到11月;此外,紅海危機加劇,航運供給依舊吃緊,長期推升運價上漲。


根據最新一期出爐的運價,美國線在總統大選不安因素激化下,出貨量開始升溫,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達4,826美元,較前一期上漲43美元,漲幅0.89%;遠東到美東每FEU(40呎櫃)達5,258美元,較前一期上漲159美元,漲幅達3.11%。


遠東到歐洲運價考量到11月開始是傳統淡季,調整航班數,中國大陸十一長假後,需求增加,推升運價反彈,每TEU(20呎櫃)達2,442美元,較前一期上漲216美元,周漲幅9.7%,;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20呎櫃)達2,907美元,較前一期上漲352美元,漲幅13.77%。


近洋線方面,遠東到東南亞每TEU(20呎櫃)較前一周上漲72美元,漲幅15.51%;遠東到日本關西、遠東到日本關東每TEU與前一期持平、遠東到韓國每TEU較前一期上漲1美元。



最新消息 : 貨櫃船運今漲價案美國線估漲不成 歐洲線漲幅有可能逾四成
於 2024年11月01日 03:06:19 (160 次閱讀)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貨櫃船公司歐美線訂的今(1)日運價大幅調漲計畫,四家大型與超大型攬貨公司都表示美國線估計是漲不成了,歐洲線因為船公司減班幅度大,有可能大漲三到四成,不過有一家超大型攬貨公司認為美國西南岸航線因為艙位很緊,或許每大箱(40呎櫃)能漲1-2百美元,另有一家大型攬貨公司則表示不相信歐洲線每大箱能漲約1500美元,今天結束颱風假後見真章。

在10月中,多家貨櫃船公司提出美國線運價調升2000美元,歐洲線調升1500美元計畫,但是隨著時間逼近,目前攬貨公司收到的船公司通知是美東線與美國西北岸航線不漲,美國西南岸航線要漲約200美元,歐洲線船公司則都還堅持要漲1400-1600美元;本周台灣市場歐洲線每大箱運價約3100至3300美元,今日預計調升至4500-4900美元。

一家攬貨公司高階表示,船公司運價都是先漲上去再說,不論能維持幾日,至少可達到穩住運價效果,尤其是歐洲線已經開始洽談明年1月長約,船公司更要想辦法提升運價,某一海運聯盟接下來的兩周就減了4班船。

昨晚公布的德魯里綜合貨櫃運價指數(WCI)上漲4%,至每大箱3213美元,比2021年9月的疫情峰值 10,377美元低69%,但比2019年疫前的平均價格 1420美元高出126%。年初至今綜合指數平均為 4017美元,比10年平均水準2839美元高出 1178美元(因2020-22年特殊的疫情時期而膨脹)。

從上海到熱那亞的運費飆升了11%,即每大箱上漲352美元至3648美元,從上海到鹿特丹的運費上漲了8%,即每大箱上漲264美元,至3396美元。

從上海到洛杉磯和洛杉磯到上海的運費分別上漲了1%,至每大箱4839美元和718美元,而從鹿特丹到上海的費率下降了1%或5美元,至每大箱543美元。上海至紐約、紐約至鹿特丹和鹿特丹至紐約的運價保持穩定。



原文網址: 貨櫃船運今漲價案美國線估漲不成 歐洲線漲幅有可能逾四成 | ETtoday財經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846291#ixzz8qILTML5p
Follow us: @ETtodaytw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 1 2 (3) 4 5 6 ... 128 »
No.51, Lane 103, Sec.1, Shin-shen S.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03巷51號1樓
Tel:+886-2-2731-7056 / +886-2-2778-2499 Fax:+886-2-2778-3886
COPYRIGHT©2009 D & M LOGISTIC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笠井洋行有限公司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