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 128 »
最新消息 : 美東碼頭不罷工 貨櫃三雄重挫
於 2025年01月09日 06:11:27 (68 次閱讀)

2025/01/09 11:20:43
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即時報導

根據外電美國國際碼頭工人協會(ILA)和資方美國海事聯盟(USMX)已就新為期六年的ILA-USMX合約達成初步協議,貨櫃三雄在消息傳出後股價疲軟,帶量下跌,跌幅逾4.76%-5.67%。


美東碼頭進入勞資協商,7日的談判傳出好消息,雙方為避免2025年1月15日發生罷工,美東碼頭工人罷工危機解除, 雙方在聯合聲明中宣布,ILA和美國海事聯盟已就新的為期六年的ILA-USMX總合約達成初步協議,預定等待批准。


受到美東碼頭暫不罷工衝擊,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海運(2609)及萬海(2615)早盤同步走跌,股價分別一度最低來到216元、跌幅為4.76%,陽明73.8元、下滑4.9%,萬海最低跌破80元,股價為79.9元下滑4.88%。


業界分析,貨櫃輪不罷工之後,對於業界來說並非是壞事,目前全球貨櫃輪受到的影響還是紅海危機造成船舶調度困難,未來還要看美國新總統上台後的關稅政策,2025年持續觀察全球貨櫃輪市場走勢變化。






最新消息 : 貨櫃輪大爆艙暫停收貨 歐美線滿到農曆年後
於 2024年12月24日 07:40:52 (112 次閱讀)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2024年12月23日 週一 上午6:20

貨櫃輪爆艙,元月不收貨。全球因應川普效應,各國重點產業為「避關稅、洗產地」,搶運風潮再起,運力需求大增,國內大型航商首度傳出,因艙位爆滿、暫停收貨,明年元月國內特定航商已不收單,歐美線滿到農曆年後。

因此,12月平均運價較11月大幅成長,上海集裝箱出口運價指數(SCFI)漲幅達10%,遠東-歐洲線漲幅達50%,長榮(2603)、陽明 (2609)及萬海(2615)12月營收有望重返年、月雙增。船公司規劃,2025年1月1日起還要再調漲歐美線運價,且調幅可能比預期更大,旺季效應也延續到明年第1季。

華人農曆年趕出貨旺月到來,加上擔心美國新總統川普上任後新關稅政策,趕出貨力道比原預期還大,原本往年運價在12月就會開始轉淡,今年12月貨櫃輪運價卻意外大漲,貨櫃三雄12月營收有望出現「年月雙增」。

法人推估,12月貨櫃平均運價比11月好,貨櫃三雄長榮、陽明及萬海12月營收表現有望逆勢成長,第4季營收表現比預期好,讓今年全年獲利出現想像空間。

據統計,貨櫃輪運價自10月開始下滑,11月中旬寫下波段低點,不過在美國總統大選不斷變化下,貨櫃突然開始增加,貨櫃輪又因應船舶調度困難,運價也下跌情況下出現減班,使貨櫃輪供需再度失衡,運價自11月下旬開始向上衝。

近一個多月來運價反彈幅度驚人,遠東-歐洲運價每20呎櫃來到3,733美元,狂飆50%,遠東到美東漲幅也有12.9%,至於遠東到美西上揚9.9%;讓貨櫃三雄第4季獲利表現有望比原先好,即便無法突破第3季旺季水準,但也有望維持在今年次高,且有機會挑戰第3季營運數字。

長榮海運2024年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達1,087.54億元,年增239.4%,每股純益50.68元;陽明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516.3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50%,每股純益14.79元;萬海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達346.2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2.34元。

展望2025年,全球貨櫃輪業者相繼認為,中東地緣政治造成紅海危機無解,全球貨櫃輪長期供需吃緊,再加上明年新船交船量開始下降;全新海運聯盟2025年即將上路,全新合作模式有助貨櫃輪走勢愈來愈健康。

萬海總經理謝福隆日前就直言三大因素讓2025年貨櫃輪市場依舊維持高運價。首先國際碼頭工人協會(ILA)與資方代表美國海事聯盟(USMX)談判針對自動化議題沒有共識,明年元月15日美東罷工壓力相當大;其次,全球貨櫃輪租船需求很旺,租金價格居高不下;第三,紅海危機無解、船舶大型化持續造成各大知名港口塞港,造成船舶供給吃緊。



最新消息 : 《熱門族群》馬士基看2025年貨櫃運量成長 陽明率貨櫃三雄再揚帆
於 2024年12月17日 03:14:21 (116 次閱讀)

時報資訊
2024年12月13日 週五 上午10:40

【時報-台北電】海運巨擘馬士基(Maersk)預估明年全球貨櫃運量成長上看7%以及紅海中斷持續。貨櫃航商陽明(2609)獲兩檔大型ETF納入成為成分股,今早吸引資金轉進,股價再攻上80元,航運貨櫃三雄同步走升,帶動航運股早盤逆勢走升。

外電報導,馬士基一位高階主管表示,預計明年全球貨櫃市場運量增長率在5%至7%之間,主要是可能發生港口罷工,以及可能對外國製貨物課徵關稅的美國將出現強勁需求。馬士基並預估紅海中斷情況將持續到2025年。

短期因美國東岸港口可能在1月發生碼頭工人罷工,加上川普計畫提高關稅,推升美國貨運量。

貨櫃航商陽明(2609)獲兩檔大型ETF納入成為成分股,且今年獲利佳,具備高殖利率,今早避險資金再度轉進,股價帶量攻上80元高檔區。長榮(2603)、萬海(2615)聯袂上攻。

臺灣指數公司日前公告富時羅素系列指數季度調整結果,陽明獲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等三檔納入成為成分股,長榮(2603)獲得0056青睞,在ETF助攻下,本周一股價均創下波段新高,隨後因法人逢高轉賣,股價經過三天整理後,今日再度發動攻勢,股價突破5日線。

上述ETF相關成分股新增和刪除的變動,將於2024年12月20日(星期五)交易結束後生效,股價預料仍有高點可期。

0056本次共納入長榮航(2618)、長榮、陽明等8檔,先前股價均拉出一波漲勢。

產業方面,SCFI運價上周續彈,且即將迎接過年前小旺季,另外,中東地緣因素難以在短期內結束,紅海危機的影響預料將延續,支撐2025年運價。(編輯:沈培華)



最新消息 : 歐美貨櫃海運 元旦噴漲
於 2024年12月17日 03:12:58 (113 次閱讀)

邱莉玲/台北報導
2024年12月17日 週二 上午4:10

元旦漲價潮來襲!隨工廠年前趕出貨好過年、美東碼頭罷工疑慮未解,持續催出貨櫃海運貨量,海運一哥地中海航運(MSC)、中遠海運、陽明等航商,趁勢發出美國線明年1月1日漲價通知,美西線喊漲逾3成、運價一舉漲破6,000美元,美東線喊漲約2成、逾7,000美元大關。

根據貨代業者接獲通知,包括MSC美西線每40呎櫃漲至6,150美元,美東線漲至7,150美元;中遠海運美西線每40呎櫃漲至6,100美元、美東線漲至7,100美元;陽明等航商向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報備1月1日喊漲綜合費率附加費(GRI),美西、美東線每40呎櫃皆喊漲約2,000美元。

另,歐洲線船舶裝載率高,本周多家航商再推加價買艙費約200美元。貨代業者透露,航商都說要漲但不急於表態,因明年2月起三大海運聯盟重組加劇競爭,航商已開始搶貨、搶客戶;高運價持續吸引加班船投入,市場競爭激烈,容易讓運價鬆動,目前歐洲線每40呎櫃運價仍有約5,000~5,300美元。

反映在12月下半月,美國線運價從2字頭漲至4字頭,漲幅約2,000美元,反觀歐洲線則是持平或微跌。據了解,MSC、馬士基、赫伯羅特等三大歐系航商考量明年聯盟重組,在歐洲線主場正展開市占爭奪戰。

此外,傳有愈來愈多加班船投入歐洲線搶賺高運價,出現3,000TEU小型加班船搶市,消化堆積在新加坡的貨物,主要來自東南亞各地工廠,因應農曆年節提早出貨。

航商、貨代業者稱,漲不漲得成、漲幅多寡,還是要回歸市場供需,還有美東碼頭一旦罷工,勢必會影響節後運價。另多家航商計畫1月初擴增運力搶賺高運價,如在亞洲至北歐部署運力月增11%,以及聯盟重組加劇競爭,恐將帶來運價戰壓力。



最新消息 : 美中無人機大戰 大陸祭出零組件外銷管制 台廠迎轉單
於 2024年12月11日 02:12:13 (139 次閱讀)

2024/12/11 02:20:59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記者宋健生/綜合報導

根據外電,美國將禁止中國大陸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創新(DJI)」和「道通智能(Autel Robotics)」在美銷售新機,大陸則祭出無人機零組件外銷管制措施反制。

美中之爭燒到無人機,法人表示,台廠將迎轉單商機。
彭博資訊報導,大陸製造商最近開始管制對美國和歐洲銷售無人機關鍵零組件。

另據路透報導,美國眾議院本周將立法禁止大陸的大疆和道通智能兩家公司在美國銷售新款無人機。

路透報導,眾院法案規定,國安單位必須在未來一年內確定,大疆或道通智能的無人機是否會對美國國安構成不可接受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大疆在美無人機市占率超過五成,且產品深入警消系統,其威脅性不言可喻,因此該法案基本已箭在弦上。

大疆表示,如果沒有單位完成這項研究,大疆會自動列入聯邦通信委員會的「涵蓋清單」,這表示該公司「會無法在美國市場推出新產品,這並非其自身過錯,而僅是因為沒有機構受理研究我們產品」。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指出,大陸無人機的無刷馬達、電池和飛行控制器生產商已限制出貨數量,甚至索性停止出貨。
無人機軟體公司Auterion執行長梅爾(Lorenz Meier)說,「我三不五時就會聽到這樣的說法」 ,「我相信不久會演變為新的管制措施。」

知情人士透露,北京明年1月預料將實施更大範圍的無人機零組件出口管制,可能會有兩種形式,一是按照零組件預期用途實施許可審批,或者由大陸企業向政府通報出貨計畫,將影響美國和歐洲業者。

彭博報導,美國各部會已密切關注這問題,國務院和商務部已聯繫或準備聯繫受影響的美國企業,協助尋找無刷馬達、電池和磁鐵的替代供應商。

中方今年10月以美國國防部計劃向台灣提供協助為由,對三家為美國軍方供應產品的企業及十位美國國防官員實施制裁,12月5日以同樣原因將另外13家美國公司列入制裁名單,包括專門製造無需GPS或遠端駕駛員操作的自主飛行器新創公司Shield AI。

Shield AI表示,制裁對該公司影響不大,並強調美國正在發展一種「強力嚇阻」情勢,以避免台海發生重大衝突。





(1) 2 3 4 ... 128 »
No.51, Lane 103, Sec.1, Shin-shen S.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03巷51號1樓
Tel:+886-2-2731-7056 / +886-2-2778-2499 Fax:+886-2-2778-3886
COPYRIGHT©2009 D & M LOGISTIC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笠井洋行有限公司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