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電子報
張佩芬╱台北報導
2019年9月3日 上午5:50
工商時報【張佩芬╱台北報導】
貨櫃船運市場因為超大型櫃船持續投入亞洲-歐洲航線,今年來市場運價一直在成本邊緣打轉。今年1月每箱(20呎櫃)運價最高曾到996美元,之後多數時間都在7至8百美元之間,估計多數船公司都是貼錢營運;不過,與2015年、2016年相較,因為航商的高度自制力,今年運價相對穩定,未出現血洗事件。
上周五上海航往歐洲基本港每箱運價757美元,與成本價800至900美元相較,船東處於虧損狀態,不過對比2015年5月因為1.8萬箱貨櫃船問世投入歐洲線,市場運價大崩盤,曾創下每箱兩百美元歷史新低,目前仍相對有撐。
該年6月,萬海航運名譽董事長陳朝亨曾經出面喊話,呼籲中國大陸的航運管理單位能出面管一管亞歐線運價,同年8月,萬海正式宣布退出亞歐線營運,而次年3月亞、歐線運價再創每箱150美元歷史新低,運價僅約成本價兩成。
根據法國知名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估計,今年上半年亞歐線運力成長6%,亞歐線的船舶大型化可以從2003年4月,香港東方海外訂的8,063箱貨櫃船算起,接下來馬士基訂造超過1萬箱的貨櫃船,自此「世界最大」貨櫃船一再易主。
2017年3月,日本商船三井旗下的「MOL Triumph」以20,150箱登上世界第一艘兩萬箱貨櫃船寶座;不到一個月,馬士基航運旗下的「Madrid Maersk」就以20,568箱刷新紀錄;2017年9月,東方海外旗下的「東方香港輪」以21,413箱破紀錄;今年7月初,地中海航運「地中海古爾松輪」以23,756箱再破紀錄。
而地中海航運在未來還將有10艘同型船會陸續交船,現代商船訂造的12艘2.3萬箱貨櫃船將從2020年上半年開始陸續交船,赫伯羅德與長榮海運也已分別宣布訂造6艘和11艘2.3萬箱貨櫃船。克拉森今年年初曾預估,今年平均每周都有超大型貨櫃船交船。
船舶大型化帶來的運力過剩和競爭加劇是亞歐線近十多年一再面對的難題,今年亞歐線市場運力過剩情況明顯,市場運價能維持穩定狀態,都是靠船公司自我節制,第四季估計透過減班,加上超大型貨櫃船多數都需要進廠加裝脫硫器,使得市場船噸供給減少,運價也獲得一定程度支撐。